2020年9月9日,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出席中国同非盟抗疫特使视频磋商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方建设和运营的亚吉铁路和蒙内铁路货运量不减反增,发挥了更重要的运输大动脉作用。中非经贸合作坚持“不停摆”。中国在非1100多个合作项目持续运行,大量技术和劳务人员坚守岗位,中方通过商业航班、临时包机等方式,安排2000多名中资企业人员赴非洲20国复工复产。今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同比逆势增长1.7%,展现了中非合作的巨大韧性与活力。
日前,满载埃塞俄比亚AEGG皇后庄园玫瑰鲜花的飞机从当地博莱国际机场起飞,并在48个小时内抵达湖南。记者了解到,此物流项目是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商务厅的指导下,由湖南跨境新贸易有限公司、非洲智慧物流、非洲顺丰、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多方深度合作的成果。这不仅象征着湘非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代表着中非经贸合作的大版图上再增一条跨境直邮新通道。
“这一趟看似平凡的花卉物流实则非凡,它是中非多方机构跨国通力协作的成果,实现了‘中非速度’的里程碑式突破。” 湖南跨境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犁对记者表示,长期以来,鲜花因其特性不能承载长时间及长里程的运输,同时还涉及检验检疫、冷链保鲜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做跨区域物流难度非常大,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带来严峻挑战。
聂犁透露,他们将以“一园、一校、两平台、两基地、三中心”的创新模式,通过与在非洲多个国家深耕多年的成功华人企业和以湖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新贸易新文化平台深度合作,打造集研究咨询、经贸促进、项目开发、企业孵化、金融服务、人才培训等全产业链的中非双向贸易良性生态平台。
“在疫情破坏了工业供应链,导致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以及商品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中非深化贸易合作尤为重要。”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凯鲁基表示,近年来,非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包括非洲自贸区的建立,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在后疫情时代,中非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业内人士认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可以在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让非洲国家形成统一大市场,或许可打通五十多个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渠道,便利世界各国到非洲开展贸易投资,也会推动非洲联合抗疫、团结抗疫,凝聚各方的资金和力量。中非有望借非洲自贸区建设开展更多经贸合作。业内人士认为,中非合作的潜力和机会是巨大的,而新冠肺炎疫情或将是推动建立全球协调反应伙伴关系的机会,能让中非的投资、人员往来等得到更好的发展。
2017年5月,中国援建的蒙内铁路竣工通车
开拓创新,打造中非合作新亮点
2020年9月9日,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出席中国同非盟抗疫特使视频磋商时表示,近年来,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新业态发展也呈现勃勃生机。中方祝贺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正式移交使用,愿同非盟和自贸区秘书处探讨自贸合作,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中非双方应创新数字经济合作,在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等领域打造新亮点。中方高度重视非洲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切,愿加强对话合作,携手采取更有力行动。
2019年7月,第12届非盟特别峰会宣布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成立
推动中非基础设施合作成果
转化为非洲工业化发展的优质资源
2020年9月9日,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出席中国同非盟抗疫特使视频磋商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中资企业在非洲建设了口罩生产厂和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生产中心,推动医疗卫生产业链向非洲转移,助力非洲抗疫物资本地化生产。中方愿进一步鼓励中资企业采取公私合营、“建设—经营—转让”等模式,积极投资非洲工业化项目,开展更多本土化生产,打造非洲优秀品牌。中非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非洲携手建设更多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将中非合作成果切实转化为非洲实现工业化的优质资源。
疫情期间,在乌干达的中国手机企业改产口罩,助力当地抗疫
“后疫情时代”中非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2020年9月9日,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出席中国同非盟抗疫特使视频磋商时表示,中方将继续推动更多企业人员赴非洲开展复工复产,根据疫情形势安排更多非洲往返中国商业航班复航,加快恢复中非人员往来与合作活力。中方已同非盟就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达成一致,将继续推进非盟《2063年议程》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今年11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中国湖南省也正积极筹办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方欢迎非洲国家积极参展参会,为提振中非贸易和投资往来作出新贡献。
2019年6月,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